巴士底之日攻略<一> 耍堅強

不諱言地說,「耍堅強」是巴士底之日24首歌裡面我自己最喜歡的一首。這首歌充滿了許多的矛盾和衝突,就標題和曲調來說,她是一首開朗、陽光、甚至帶著些許詼諧的歌曲;但歌詞的某些部份卻是十分的灰暗和陰沈,像是「其實我斷肢殘臂,像是被拍落的蝴蝶」,還有「讓我斬斷挑弄我的指尖。不要再剖開我的胸膛,然後說是你想敞開我的心扉」等句。但也因此,我自認她在三分半鐘的時間裡,把「耍堅強」這種複雜的情緒很貼切地呈現。

03年我開始回到台北工作,這陣子儘管冠文、Shipy都還在中南部唸書,但每到週末大家都會固定到台北來做歌。當時在我們常在想著怎麼樣做出與眾不同的音樂,最後產生了一個事後證明是狗屁的結論:「試著大量吸收各式類型音樂,除了搖滾樂之外」。那段「痛苦」的過程我們稱之為「修練」,期間我們聽了古巴民謠、貝多芬、西塔琴演奏、西藏誦經…等各式各樣的音樂,我更將之化為「具體行動」,去公司隔壁的樂器行買了一支斑鳩琴回家,企圖用不同的樂器來創作。而「耍堅強」就是我用斑鳩琴所寫的第一首,也是唯一一首歌。修練一個月之後,我們都各自破功,我還記得解禁後自己在車上聽著Jeff Buckley解癮時,那種彷如飛上天的快感。

那段時間,除了冠文和Shipy會在週末上來台北外,春佑則是時常會到工作室和我一起想歌。某天晚上,她把斑鳩琴拿著亂彈,忽然靈光乍現一般跑出一段樂句,真是好聽!當下我就把斑鳩接過來,繼續往下發展,當晚就弄好了這首歌。春佑自己也很喜歡,一邊聽一邊很滿意地說:「這首歌有一種耍堅強的感覺!」於是這首歌就這麼草率地被定名了。而到我真正寫了歌詞,大概又是一個月後的事情。

歌詞所描述的則是真有其人,我身邊就有一個「耍堅強」界的翹楚。明明很痛苦、很無助,但依然裝作沒事,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在工作裡,說實在我們周遭的人看了都很不忍。所以我以他為藍圖寫了歌詞,雖然我從沒對他說過。

這首歌的錄製過程很快,一把斑鳩一把木吉他,鼓貝斯和穿插其中的鋼琴,很單純,但夠飽滿。前半部我用不同唱腔唱了兩軌相疊,副歌為了營造情緒轉折只留下一軌,最後的尾巴是三個人聲一起出來。印象中混音也沒有花多少時間,而且大部分都是花在聽著成品自我陶醉。

巴士底之日 BLOG串聯貼紙

是的,這是個十分費工的「多功能Flash試聽機+部落格串聯貼紙」,簡言之便是希望大家能夠協助分享回聲樂團的新作「巴士底之日」。這張專輯濃縮了我們這五年多來的日子,而這張貼紙則包含了我們最誠心的付託。

感謝。

原始碼(Embed Code):

The Cure Live in Hong Kong

The Cure

1998年,組成Echo的暑假,那個總是躺在迴聲社旁聽著「Friday I’m in Love」午睡的我,應該也從沒想過有一天,Robert Smith會站在自己面前唱著這首歌。

對於一個已經48歲的人來說,連續三小時不間斷的演出已經是一個難以負荷的任務。Mr. Smith當天不但賣力走完全程,而且似乎是輕而易舉。三個小時的時間裡,低吟、嘶喊、獨奏、刷弦,沒有一刻得閒,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他的生理狀態幾乎依然保持在二十多歲的水準。 非但沒有閃躲任何高音,嗓音表現更是近乎完美。若非身材發福走樣,應該沒有人能夠相信他已經年約半百。整場表演沒有影像,沒有花招,沒有絢麗的舞臺效果。只有台上奮力演奏的四個人,以及激昂動人的音樂。當「Friday I’m in Love」和「Boys Don’t Cry」的前奏響起,場中的每個人似乎都和我一樣,被相同的音樂拉回了各自不同的記憶片段裡。對我來說,這就是Live的魔力,而其他的,都只是多餘。

Friday I’m in Love

Boys Don’t Cry

P.S.因為看得太High,根本沒空去顧影片拍得如何了。但自認為聲音還不錯。

原子少年與我

原子少年

手中的原子小金剛陪了我將近四年的時間。

這是多年前三位日本友人來台旅遊後,為了感謝我們(Echo們+Keiichi)的招待,特別從日本寄了許多玩具和零嘴作為謝禮。當時我是第一個挑的,也不知為何就選了這隻原子小金剛。我把他掛在工作室中間的天花板上,雖然他只有繞圓圈飛行的一百零一招,而且平常因為吊在半空中,所以一不小心就會被他K到頭。但我始終沒有把他給拆下來,自從他在無意間被我寫進了巴士底之日的歌詞之後,彷彿他就真的成為了這間屋子,這些日子,我的巴士底之日的守護者。

這張照片是攝於「巴士底之日」專輯封面拍攝時的攝影棚。我因為錄音24小時沒睡,所以在拍攝途中趁機打盹,而手上的原子少年最後還是沒有入鏡。

P.S.更多照片故事在PIXNET「世界上無所不在的ECHO回聲

7/14 巴士底之日 回聲樂團@The Wall

七月十四日 我們在The Wall將宣布一個謊言

請攜帶可上網的筆電

購票請洽The Wall網站

http://www.the-wall.com.tw/sche0707.htm#0714

下方BLOG貼紙,請多多使用,協助宣傳,謝謝!

banner_714lie.gif

歷史將證明

世人為欺騙

手法而歡呼

七月十四日 巴士底之日

回聲樂團 Echo 即將登台宣告

地點:The Wall

地址:台北市文山區羅斯福路四段200號B1

時間:20:00

票價:400,with one free drink

備註:購票資訊,本場次至小白兔或網路購買預售票可享單筆消費買九送一優惠

BFSH#2

BFSH

這是為了BFSH畫的。我用了一碼人造皮革和壓克力顏料,近期將在香港Lab Yellow – Heroes: Just for one day展覽中展出。

P.S.請對照前前一篇文章的照片。

HELP WANTED

help_wanted.gif

我想我一定是瘋了,才會把徵人啟事寫成一篇blog。

不過現在的狀況就是,我需要一個工作夥伴,他需要精通三樣東西:HTML, CSS, Photoshop。另外,視覺方面的美感固然是必要的條件,不過我更希望他能具備極高的互動(Interactive)及介面(Interface)設計概念。同時英文也必須要有一定的讀寫能力。

其他的加分題:會Flash程式製作,加分;會寫AJAX,加分;宅男,加分。

還有幾點特殊事項要先說明:他最好喜歡聽搖滾樂,因為我會保持工作環境處於不停有搖滾樂播放的狀態,不愛聽可能會很痛苦。還有,工作時間會和一般公司不同,下午一點到晚上十點,請健康族勿試。

如果你覺得我是要弄一個設計工作室那就大錯特錯了。往後我希望自己的事業都能跟音樂有關,所以這會是一個音樂相關網路服務的開發工作。雖然短時間內嗅不到錢味,但我想對於獨立音樂環境會是有正面意義的。

最後要談應徵方式了。有意應徵者請將履歷和作品email到:mail@pochang.com,我看過之後覺得適合的便會另約時間面試。每個月五號發薪水,至於多少就面議囉,會有勞健保和最少一個月年終,上班地點在台北市政大附近。歡迎過完年、領完年終的有志青年帶槍投靠,我們三月開始上班。

任何問題請寫信給我,或留comment。

(更新:2007/2/6)

我已經找到人了,謝謝阿緒的幫忙。

Wish me luck!

BFSH

bfsh.jpg

2005年五月的某一天,我收到這封信:

你們好,

我是來自香港89268的康家俊。

早年偶然機會下聽過一遍你們團隊的感官駕馭專輯,非常喜歡,但一直沒有機會在香港找到。

上星期因工務到了台北一趟,有幸買到你們剛推出的少年的最後旅行專輯,翻來覆去聽了很多遍,很是喜歡,那縈迴於腦海的感覺彷彿就像結他的looping一樣歷久不散。可惜這一次依然未能買到感官駕馭專輯。

回到香港從貴網上找到你們的電郵,大膽的向你們發一通電郵問個好…

Read More

1976《方向感》和《愛的鼓勵》

98年的春天吶喊我第一次看見1976,當時的阿凱儘管說話時帶著羞怯笑容,但表演時總是充滿著迷人特質。2000年Echo來到台北,阿凱作了許多引薦和提攜,更帶著我們多次同台演出。在私人情感上,1976除了一直是我喜愛和尊敬的樂隊之外,也是樂團生涯中一起走來的摯友。多年來,1976以從容而堅定的姿態引領風潮,並成為了搖滾態度和摩登氣質的象徵。06年底重新發行的《方向感》和《愛的鼓勵》,是台灣獨立音樂邁入成熟期中最經典的兩張作品,在聰慧的詞句和迷幻的音牆之間,你將聽見青春雋永的滋味。

煙硝

smoke.jpg一月六號當唱完木雕輪盤,走下舞台的那個片刻,我才真正鬆了一口氣。這次的煙硝單曲從籌備到正式發行長達兩個月,由於上一張單曲《無奈|被溺愛的渴望》發行的期間,我們學到了許多經驗,也因此這次有更多瑣碎環節上必須謹慎處理。一直到今天,才能夠有一些空閒的時間坐下來好好地寫一篇文章。

如單曲簡介中說到的,這是一首關於政治的歌曲,主要是針對前年至今全球和台灣所發生的一連串政治事件,包括伊拉克反恐戰爭到台灣內部每天不停上演的政爭戲碼。我還記得Echo剛成立的時候,我曾經為我們歌曲的走向寫過一篇介紹文字,其中引用了台灣作家鍾肇政先生曾經寫過的一段話,其中提到「意識形態就像泡泡,冒冒冒,冒完之後就沒有了」,他對於文學作品所追求的是一種雋永的感動。這段話對我影響很深,這麼久以來也一直被我奉為創作時所遵循的方向。於是我談論感官,抒發情感,觀察現象,但從未碰觸過和政治及牽涉到意識形態的議題。大學時代的我對於政治議題沒有絲毫的興趣,那些每天在電視上播送的戲碼與切身毫無關聯,而世界各角落所發生的悲劇與災變又與自己好遠好遠。多年後我才漸漸發現這其實是處在一個被資訊轟炸下的麻痺狀態,掌握知識和資訊者反倒噤聲而冷漠,並非是應有的態度。

也許世界不會因我們而改變,但是否就應該選擇沉默?

如果掌握權力的政治人物可以拋出義正詞嚴所偽裝的風向球試探人群,且屢屢安全過關的時候,那麼他們便將更加變本加厲的露出桌底下的槍口。而相反的,我們也能夠將自己的思想和反抗偽裝成一首詩、一篇文章、一幅街頭塗鴉、或一張唱片。我們可以選擇做一個屠城木馬中的戰士,或是繼續容忍釋放和平煙幕而手握槍柄的猴子。

搖滾後,動物性感傷(全文)

newyorkdoll.png

音樂給了這個世界太大的想像空間,不論是聆聽上的,或是生活與態度上的。而大多數人也都一廂情願地相信著自己所相信的。於是,看完這些音樂紀錄電影,人們依舊會循著自我的認知而產生各自不同的解讀,是愛與和平的神妙憧憬?或是搖滾教義的集體佈道?也許是:我們不該讓自己的情感渲染了這些故事,而該用更平靜的心態去面對他們的誠實。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