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U

正版:

100% U

這是你沒日沒夜地催眠我的魔咒

告訴我夢想已近雖然遙遠不能推縮

這是你喋喋綿綿所堆砌出的蜃樓

虛晃地叫我相信地面的城即將升空

於是我不曾懷疑

於是我全接受

你孤傲直覺的空殼子裡

躲藏而膽怯的自我

我開始質疑自己是愚昧或是盲從

到最後我才看見

100% U

狂妄的歌聲

草率的定論

100% U

嘴裡的親熱

骨子裡的冰冷

100% U

我沒有愛

我沒有氣

也沒希望

等待你仔細去想

去專注地傾聽

去專注地傾聽

狂妄的歌聲

草率的定論

100% U

嘴裡的親熱

骨子裡的冰冷

100% U

堅定的眼神

抹油的鞋跟

100% U

巨大的舌根

微小的靈魂

100% U

被丟棄版:

這是妳微醺舌尖裡滲透出的誘惑

挑弄我每根神經失去理性任妳左右

這是妳豐厚雙唇間激流出的漩渦

敏捷地將我吸入徹底淪陷不及措手

於是我無力抗拒

於是我全接受

妳純潔如芙蓉的眼裡妖媚而狂野的自我

酥麻的興奮開始扭曲我的抽動

到現在我才看見

100% U

冰冷的眼神

炙熱的體溫

100% U

堅挺的稚嫩

邪惡的齒痕

100% U

是我的愛

是我的心

我的慾望

等待妳

褪去衣裳

去專注地傾聽

去專注地傾聽

冰冷的眼神

炙熱的體溫

100% U

堅挺的稚嫩

邪惡的齒痕

100% U

溫柔的溼潤

纖弱的歌聲

100% U

垂墜的峰紋

衝擊的注射

100% U

鐘聲行進 The Clock Is Running

今天的Demo。

鐘聲行進 The Clock Is Running

黎明之前的夢境

帶著溫柔的驚慌

挑倖的氣息

鐘聲行進 滴答滴

而我躁動的跡象

也在此沈靜

時間凝聚 帶我漸漸地靠近

禁閉的你 黑暗也就此撤離

這時刻指間的距離

攤開你的心

這時刻遺落的聲音

敲響新的生命

秋天之前的孤寂

帶著荒涼的迷惘

妖嬈的呻吟

鐘聲行進 答滴答滴

而我莫名的頹喪

也在此平息

時間凝聚 帶我漸漸地靠近

禁閉的你 黑暗也就此撤離

這時刻指間的距離

攤開你的心

這時刻遺落的聲音

敲響新的生命

Sing to everyone…

企圖心

今天用BT抓到了Mew要在下週一正式發行的新專輯 – “AND THE GLASSES HANDED KITES”。這是一張收錄十六首歌曲,每首歌前後連貫,整張一氣喝成,很獨特、很有氣勢、充滿創作力、企圖心旺盛,我很喜歡,但我想我不會常拿出來聽的專輯。

這是很殘酷,殘酷到令我自己都覺得無助的事情。

我一直都是Mew的忠實歌迷,他們是無聊的2003年我唯一覺得驚艷的新團體。從日本的Summersonic第一次認識和愛上這個樂團,到之後我一遍又一遍地聽著”Frenger”渡過我窮極無聊的上班生活,Mew有兩點十分吸引我,一個是他們獨特的編曲和奇特但不刻意的怪異節奏,另一個便是流暢到不行的旋律線。而這張新專輯,他們將第一項優勢發揮的淋漓盡致,但旋律卻變得薄弱許多。

這讓我想到的是,旋律和氛圍這兩種東西真的是這麼難共存的嗎?在新專輯中,Mew將他們冰雪氣質擴展到一個無窮大的境界,說得容易想像一些,就像是Sigur Ros的重裝行軍版。在氣氛的營造上是破表的高分,但是旋律真的十分平淡,”Am I Wry? No”那種氣勢依然存在,但耐聽度打折許多,或是說,很難對某首歌曲有很深的印象。

於是,我又會想到,樂團展現創作力的方式是不是一定會利用某幾種特定的模式:(1)超過15首的曲目,更甚者,雙專輯(或雙CD)、(2)整張專輯連貫、(3)歌曲講述同一概念主題或前後呼應、(4)絞盡腦汁,極盡複雜的編曲、(5)帶一首超怪異的隱藏歌或是開場曲。這些都很棒,但我仔細回想,這些可能是會讓我覺得很屌的”點”,但我真正鍾愛或是百聽不厭的專輯通常都不是這樣。

旋律也許真的是影響我很大的因素。我的老闆是滾石黃金時期的音樂人,我們今天上班時把他參與製作的「紅玫瑰白玫瑰」電影主題曲「玫瑰香」翻出來聽(題外話:百度能在Nasdaq掛牌不是沒有原因的…)。我很少聽國語流行歌,但這首歌真的十分打動我,林憶連的歌聲來演繹這首歌曲只能說是完美,而歌曲質感的營造也非常純粹,但最重要的還是旋律,沒有話說。在我心中,將旋律和氛圍拿捏最完美的,莫過於Mercury Rev的”All Is Dream”,這已經被我列入人生十大專輯之一,他沒有符合我上述所說得任何一個”有企圖心的”專輯”似乎應該”有的特點,但他完整的程度讓其他專輯很難超越在我心中的地位。簡單的說,沒有話題性,但真正能打動人心。

最後,我還是必須說,Mew的新輯是一張經典之作,搖滾樂迷必備珍品。雖然很可能被我買回來之後貢在架上。

連結:Mew Official Site

可能性

秋天的黎明,是比葡萄還晶瑩的紫色。

空氣中弛放的美

深紫色的慵懶

和天空中的奇妙景象 或許

我沒有甜蜜的嘴

能完全地釋放

你心中神祕難解的結 縱然

這是個機巧的詭辯

沒有邏輯推演裡

一種純粹性的直覺論斷 但是

每當我沈睡之間

卻依稀地看見

被告誡不能跨越的線

那可能性

我不能給你確切數量

但我躍動的心臟在此刻停止搖晃

的可能性

卻高於它的殘餘劑量

而我慷慨又激昂地向著對樓高唱

的可能性

只剩下原子裡的誤差

這是測不準的振盪你就別再去想

的可能性

已足以讓行星徹底迷航

在這大宇宙的劇場我飛散的意向

於是我意外的疲倦

那刺眼的太陽

和喚醒一切的巨大金光 開始

質疑我所犯的罪

我何嘗不想

在月色裡昏沈地融化

那可能性…

Here Comes The Sun

我這幾天的狀況跟當年的愛迪生有點像。

每次我認真做一件事情時,便很容易會陷入著魔的狀態。自從上禮拜我拿起吉他、紙筆、麥克風,重新開始面對電腦做歌之後,我的每一天都是和刺眼的朝陽說晚安。前兩天我面臨一個新的工作,就是幫一個(1)女生 的朋友寫一首(2)輕快 的歌。基本上輕快的歌我沒什麼問題,雖然說Echo給人的印象是以陰鬱為主,但我還不至於無能到只會寫慘情歌。不過寫女生旋律倒是比較麻煩的一點,因為我很習慣了寫給自己的旋律,我了解自己的音域音質,還有最佳的表現方式。但是替人寫歌就不同了,我必須能保證這是適合他的旋律。

於是處女座的可怕性格就開始了,這兩天我總共想了四組曲和三組詞,晚上一回家就自己閉門錄到太陽來跟我招手。以致於,我忘記回email、忘記繳卡費、忘記回Blog上的留言、忘記要早起去上班(?)、忘記不可以喝太多咖啡和抽太多煙。

今天中午起床,原本是要飛奔到公司去處理事情,但是因為身體實在太疲累了,於是我選擇對自己好一點。先在客廳沙發上看政論節目發呆了半小時,再慢慢地到捷運站旁邊的麥當勞一邊吃麥香魚一邊看某本不是很時尚的數位時尚雜誌。坐上捷運,很不巧做到西面的位子,太陽就這樣一路曬著我,但其實我腦中還在想那首輕快歌曲的事情。想著想著,就忽然很想聽The Tears,說實在,我從來沒有真正有過想要把The Tears拿出來聽的念頭,某次都是隨便聽聽,快轉跳過;會買CD也是因為他們是少年的偶像,總覺得我好歹也有十幾片Suede的CD旁邊至少應該有一張Here Comes The Tears。不過,今天我是真的想聽。

如果不要用「Suede原始黃金組合的新團」,這麼沈重的壓力來看這張專輯的話,其實這是一張很舒服耐聽的作品。Brett獨有的旋律感依然很犀利,畢竟要在這些通俗到不行的和絃裡唱出這些旋律,是真的很不容易的。從頭開始聽,幾乎每一首歌都是很陽光美麗的情歌,我實在看不出來所謂「 淚」在哪裡。我個人認為,這張唱片根本應該取名為”Here Comes The Sun”,他們團名乾脆也改成”The Sun”好了。

今天的我很陽光,而且我認真的覺得,The Sun這個團名很酷。

阿拉叮

如果用一個簡單的算式來描述我25-27歲的生活,那答案就只有:echo+阿拉叮,這麼簡單。

我是這個網站唯一的介面設計+Flash Actionscript 程式+動畫+美術+網頁排版+平面設計師。除了這個遊戲中精美的衣服和某些插畫由天才插畫家小董完成外,其他你看得到的就都是我的心血了。

對於這間我即將要離開的公司,我有著很深的愛恨情仇,要我說一些這個網站的獨特性或是推薦文字,也因為痲痹讓我懶得動筆了。總之…

如果你是我的朋友,請讓來感受我這兩年辛苦的心血結晶;

如果你對網站設計有十分挑惕的口味,請來看看這個網站,他不會讓你失望;

如果你是一個Flash的設計師,請來體驗一下我數萬行Actionscript所建造出來的不可能任務。

如果以上條件都不符合,那…也上來看看吧,會是你從未見過的網路新體驗!

連結:http://www.alading.com

夢想

昨天在咖啡店看了兩個為了夢想而生活的故事,一個是漫畫,一個是真人真事。

BECK是在日本挺紅的搖滾漫畫和卡通,劇情不算十分新穎,圍繞著十四歲的田中幸雄從一個生活煩善可陳的平凡少年變成一個充滿才華的搖滾樂手的故事。其中提到了經典名團、唱片和樂器,以及許多玩團的人會覺得十分熟悉的經過,和追逐夢想中必然會遇到的歷程。裡面說到窮學生拼命打工,只為了湊錢來付心中夢幻吉他的頭期款;第一次錄音時緊張到不停掉拍,腦袋一片空白的情景;還有巡迴表演時,路程中疲累不堪,但上了舞台後便活力四射的樣子…其中,最讓我感動的,便是主角站在地鐵站內,看著熙來攘往的上班族庸庸碌碌、不知所以的為了生活奔波,心中OS要為了夢想而活的場景。這是芭樂到不行的一幕,但同樣的場景、同樣的想法我卻真的經歷過(也許我也是個芭樂子),兩年上班族的日子讓我心中的那塊波動漸漸平靜了,但這部漫畫似乎有那麼些讓我找到了某些遺落的東西。

另一個故事是我的一個國中同學,小時候我們的交情不深,國中畢業後也幾乎沒有接觸,只有大學時聽到朋友說他開始拍片。一直到了前陣子,我們連續在台北巧遇,一次在光復南路街頭,一次在KTV包廂,一次在咖啡店。我聽了他很多追逐夢想的故事,從一個平凡的大學生,放棄一切去拍片,到現在退伍後要開拍第一部編劇和執導的電影。與許多人相比,他是一個十分幸運的傢伙,和玩樂團不同,年紀輕輕要能夠受到青睞,得到一個拍片的機會是多麼難能可貴。昨天半夜三點,他還在咖啡店裡為了隔天早上八點要開拍的事情興奮到睡不著覺。我看著他那樣明顯極度缺乏睡眠但眼神中洋溢著十足衝勁的神情,有一種難以言喻的感動。我真心希望他能成功,加油!鄭導!。

擁有夢想的男人真帥,希望別人也會這樣說我:P

我的男孩女孩

還不知道要取什麼歌名,不過最近寫詞越來越快,是個好現象。

這首歌的曲是在下班的捷運上想到的,中途在SOGO門口等人時用手機錄了下來。歌詞照例是在我的巴士底小套房內產生。

男孩

你那憂鬱的眼神是否真的有些苦悶

女孩

你那粉嫩的豐唇似乎應該盡點責任

今晚

當你們四目相接是否期待一些體溫

今晚

這胡鬧的城市也許不再如此冰冷

這凝結的空氣

迅速包圍擁抱環繞彼此最深的興奮

這停滯的呼吸

即將搶走掠奪擄獲彼此瞬間的永恆

男孩

別再裝作文藝青年談論搖滾樂的責任

女孩

別再像個知識份子探討女性的自尊

今晚

這不是自由的肉體或是規律的重生

今晚

這美麗的城市也就不再那麼陌生

這挑弄的刺激

急切地焚燒撕破拆解彼此馴服的柔順

這暈眩的樂趣

請給我無聊透頂卻熱情歡欣最原始的親吻

座右銘

消失了幾天,因為都在寫歌。

專輯的準備工作開始,才會發現有很多的旋律要編,歌詞要填。EP宣傳這段時間,一邊被訪問一邊也將自己的思緒整理清楚,說實在,要改變風格不是件簡單的事,但也勉強不來。風格、代表性這些東西,都是自然會浮現的。不用想太多。我現在也沒有想太多。

想冠文或西皮的歌很享受,因為他們會把大致的感覺和編曲都錄好,我可以面對電腦隨意的唱我想像的東西,像小時候用彩色筆畫圖畫書一樣。這幾天很密集的想了三首,每想完一首就有一種功課寫完的快感,覺得自己越來越像小學生。

下面是其中一首,冠文原曲標題叫「Let’s go higher」,我取叫「座右銘」。

我沒有心

我沒有真實的自我

我只有消瘦的臉孔

所謂軟弱

所謂的順從一向是我

的座右銘

而我

沒有那海洋的寬闊

我只要熱情的撫摸

所謂空洞

所謂不安全感是我

的墓誌銘

而你

是否和我一般怯懦

是否和我一般矯作

和我一般囉唆

而你

是否和我一般退縮

是否和我一般肌迫

一般地困惑

我沒有力

我沒有滿腔的熱火

我只有滿肚的如果

所謂勇氣

所謂的認同感是我

隨便說說

而你

是否和我一般怯懦

是否和我一般矯作

是否對你來說

只是一場遊戲

雖然沒有把握

而你

是否和我一般退縮

是否和我一般肌迫

是否對你來說

只是逼不得已

雖然沒有藉口

台灣.香港.搖滾樂

相同的文字,不同的性格,一個來自西方的音樂形式卻巧妙地成為這兩個地域某些部份的關連性。

香港是個生活步調快到令人難以想像的城市,身材嬌小的Queenie,總是踩著她飛快的小碎步帶著我們一行人在九龍的街道中趕往下一個行程,而且永遠都保持在十公尺左右的領先狀態。巴士和的士(計程車)司機,開起車來的狠勁可以說是世界第一。一個下午連續六個平面媒體的通告讓我第一次訪談到語無倫次。但不論如何,香港對我而言仍舊是個迷人的都市,這個充滿了東西文化衝突,中國和英倫文化正面接壤的東方之珠,有著別處難以揣摩的獨特氣質。維多莉亞海邊瘋狂的中環摩天樓夜景,尖沙嘴夢幻的港式茶點,旺角街頭天才的豬血大腸湯,還有銅鑼灣令人流連忘返的敗家天堂,這些事物填滿我在這次忙碌香港之旅的空檔。當然,還有除了旅館之外我們停留最久的the PANIC唱片行。

訪問中記者或編輯們最喜歡問的問題就是:台灣和香港的獨立音樂環境有何不同?說實在的,我也只能粗略的回答一些表面的印象。最明顯的差異就是媒體以及表演場地。台灣有著香港十分缺乏的固定表演空間和大大小小的音樂節,說得直接一點,據我所知香港沒有任何的live house。但相反的,在香港,獨立樂團或音樂人登上平面媒體的機會卻是台灣所望塵莫及的,我們在港短短兩天的平面媒體訪問就已經超越了成軍七年來在台灣的數量。

台灣和香港一樣,有著很長的殖民地歷史,但台灣似乎相對來說卻背負了許多香港所沒有的本土意識包袱。對我來說,對著別人說自己的音樂是”英倫”搖滾一直是一件自認為有些荒誕的行為,但為了讓人在最短的時間內對我們的音樂有所概念,這卻又是最貼切的描述。人們樂於享受分類的樂趣,然而,對我而言,分類自己的音樂實在令人厭煩。對於香港樂團來說,地域性似乎不成為一個被質疑的點,這種自由是我十分羨慕的,這是我一直無法得到解放的一部份。

另外,我所發現到的是,香港的人們似乎都對於台灣的獨立音樂市場有著過於美好的想像。這或許也像是我們對於歐美或日本都有著過於浪漫的幻想一般。推展或製作獨立音樂是條辛苦的道路,而對於自己身處環境的不滿和對於未知世界的憧憬似乎難以避免的自然反應。但在我聽過許多香港樂團的音樂之後,我必須對這些音樂的多元以及極高的完成度感到佩服。不論是台灣或是香港,我們都在快速且蓬勃的成長著,而我相信,這會是一場在寧靜中醞釀著巨大能量的革命。

我不愛研究社會學,以上粗略觀察,歡迎香港朋友指教。